莊子:做好自己,以不變應萬變

2022060909:34

莊子:做好自己,以不變應萬變

 

《莊子·秋水》中有這樣一個故事:

有一個燕國人到趙國的首都邯鄲,他看到邯鄲人步態優美,就學了起來。

結果這個人怎麼學都掌握不了這種優雅的步態,就連自己走路的習慣也忘記了,只好爬回自己的國家。

覺得他人更好就機械地模仿別人,到頭來不但成不了別人,還會迷失自己。

 

做好自己,不必解釋

莊子說:“物固有所然,物固有所可;無物不然,無物不可。”

這個世界上,萬事萬物都有自己美好的一面,也都有自己的缺點。

沒有事物值得絕對的肯定,或是絕對的否定。

每個人都是在不同的環境中長大的,各有各的苦衷,各有各的立場。

我們來自不同的家庭,受到了不同的教育,有著不同的喜好和不同的境遇,不必強迫自己成為別人,也不必逼著別人做出改變。

俗話說:“在其位,謀其政。”

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位置,我們要做的就是守好自己的本分。

人生在世,除卻生死,就只有一件事情知得我們勞心費神:那就是做最好的自己。

那些自己都沒有做明白,還要挑剔別人的舉止,抱怨老天不公的人,終究只能得到牢騷滿腹。

同樣,太在乎別人的評價,讓自己活在無止境的解釋裡,也是沒必要的。

懂你的人自然懂你。不懂你的人,你的解釋在他們看來,也不過是掩飾。

永遠不要為不值得的人,不值得的事去勞心費力。

省下最寶貴的時間和精力,用來做最優秀的自己。

 

做好自己,不變應萬變

莊子說:“物物而不物於物。”

在“物物”這個看似拗口的詞彙中,前一個“物”是動詞,意思是立足于現實,從而駕馭外物;

而“物於物”,的意思則是超越外物,不被外物所影響。

人活一世,我們無法決定自己的出身,但是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態。

幸福的生活並不是單純的無知和運氣賜予我們的,而是我們自己感受到的。

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,讓人更容易獲得幸福感。

不管生活怎樣艱難,太陽依舊會在每天的清晨升起。

相信每一天都是新的,才能學會輕裝前進。

人生來即富足,後因世事變遷而失去;

做好自己,找回自己的本心,就能回歸逍遙自由。

唯大英雄真本色,是真才子自風流。

那個了不起的自己,依舊在內心深處等待著你。

 

莊子說:“得其環中,以應無窮。”

所謂“環中”,就是連環的中心。

世界就是無情無盡的連環,我們面前的每一天,都需要面對各種複雜的情況。

而這些連環的中心,正是我們自己的本心。

做好自己,堅守一顆從容的心靈,才能應對這個變化萬端的世界。

如果迷失了自己的本心,我們便也只能隨波逐流,

放棄自己的快樂,在無窮無盡的疲憊中將就。

正因如此,莊子寧可像是曳尾于塗的小烏龜一樣過自己的日子,也不願違背自己的內心,去做楚國的丞相。

正因為這顆赤子之心不會變,我們才能應對生活中的各種變故,從容地走出困境。

以不變應萬變,才是為人處世的最高境界。

 

做好自己,正是一種才華

莊子講過一個“庖丁解牛”的故事,用“遊刃有餘”來形容庖丁的才華。

庖丁可以將一頭完整的牛很細緻地分解開,而不傷刀具,整個過程也只在瞬息之間。

然而,在施展這種神跡之前,庖丁總是凝聚起自己的精神,慢慢的觀察著牛的體態和骨骼。

刀刃順著牛的身體結構以及肌肉、骨骼的走向進行切割,自然是來去自如,遊刃有餘。

在人際關係中,人們通常以為“遊刃有餘”是一種技巧,是圓滑和小聰明。

其實,真正的“遊刃有餘”,需要的是大氣。

這種大氣,要求一個人寬闊的胸襟,和看清社會趨勢的眼界。

社會終究是複雜的,不少初出茅廬的年輕人對此感到深深的迷茫和焦慮,就連中年人也時常感到困惑。

迷茫與焦慮正是因為未知,只有不曾經歷,尚未發現的未來,才會讓人時刻不安。

我們無法準確無誤地預測未來,眼下我們需要做的,就是不斷完善自我,讓自己更加的強大。

不飛則已,一飛沖天;不鳴則已,一鳴驚人。

在這個充斥著物欲和混亂的世界中,可以靜下心來做自己,也是一種才華。

有故事的人,從不喜歡講故事,他們會將今天的成長當做自己的勳章。

人若是將自己做到了極致,性格之中就會散發出獨特的光彩。

這樣的人生自然是遊刃有餘,無需祈禱他人的理解。

莊子還說:“注焉而不滿,酌焉而不竭”。這便是遊刃有餘的真諦所在。

每個自由自在的人,心中都有一片大海,永遠不會被煩惱注滿,也永遠不會將快樂用盡。

將自己的心靈修成一片海洋,自然就能遊刃有餘的生活。

這個世界本就沒有那麼多的精彩可言,更多的還是日復一日的平淡無奇。

正因如此,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了特立獨行的權力,在平凡的日子中尋找屬於自己的彩虹。

做好自己,就是一個人最真實的高貴。